03

Apr

2025

龙南游学(下) | FANPUers冬日漫游记

在龙南,遇见最大的客家聚落(图源于网络,侵删)


“建筑无法被完整地解释,必须被体验。”作为“凝固音乐、石头史书”的写手,建筑师需要不断打开眼界、拓宽见识,以丰富的体验打磨出经典的作品。


梵朴设计秉承这一理念,多年来一直坚持于繁忙的工作间隙,组织全体员工外出参观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感受城市风貌。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建筑考察旅游活动,已然形成了开放多元包容的“梵朴文化”。



图片

「行走建筑」

江西•龙南



2025.01.12-2025.01.14

周日~周二


年关将至,梵朴设计将年会与团建开在 “传统群落与山水画” 中,共赴三天两夜的江西龙南冬日游学,一路欣赏精美的赣南围屋群落,领略南武当山的奇峰险峻,体验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也不忘考察学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龙南围屋宿集。




#01

客家围宿集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由静庐澜栅创始人牵头,联手大乐之野、西坡、过云山居、朴宿、静庐澜栅五家国内头部民宿,共同打造的赣南宿集“客家围”,是龙南·双子围生态文旅度假区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占地面积61616平方米,客房150间,并设有咖啡馆、艺术杂货铺、围屋文创店、当代围屋艺术馆、围屋历史馆及图书馆等配套设施。

赣南宿集“客家围”(图源于网络,侵删)

客家酒堡(图源于网络,侵删)

熹美术馆(图源于网络,侵删)

梵朴设计团队齐聚此地,入住静庐澜栅,感受古老的围屋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的碰撞重生,考察传统空间形态如何与民宿酒店的需求相互契合,把握当下乡村振兴的对策与机遇。

静庐澜栅 · 龙南围屋(图源于网络,侵删)

法式的连廊和拱门与客家围屋的建筑形制完美结合在一起。一边是中式的古典雅致,一边则弥漫着浪漫的法式格调,营造出赏心悦目的空间美学。

连廊与拱门

静里寻茶、静里寻乐、静里寻食……静庐继承百年老围屋的建筑语言和邻里关系的同时,打造了全新的丰富业态和场景。

静里寻茶

静里寻食

静里寻乐

这里将客家生活与度假感融合。有酒有茶有食,居于静庐澜栅,是度假也是生活。梵朴团队在这山间星星闪烁的夜晚,享受来自度假的愉悦。

有酒有茶有食

通往二层房间的连廊静谧古朴,古香古色。此处的每间房都有大大的露台落地窗,直面山野泳池,也可赏葱翠美景。木质的室内设计,搭配暖黄的灯光,更有配套茶室可以品茗,营造出柔和静谧的休息氛围。

二层连廊

木质的室内设计


建筑内部多处设计致敬意大利殿堂级建筑师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强调细节和工艺的做法,以及对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重视。

左:静庐澜栅  右:斯卡帕建筑

左:静庐澜栅  右:斯卡帕建筑

除了对静庐澜栅内部的考察,梵朴团队深入到周边四家入驻的品牌民宿,学习其如何为整个传统围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其转变发展。

大乐之野

过云山居

朴宿

西坡

梵朴团队参观考察客家围宿集

在未来,梵朴将把这次民宿考察内化为设计的动力,学习当地的创新与改革,将独特的品牌优势、专业能力和市场资源巧妙运用,为中国民宿酒店行业注入更多活力,为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02

关西围

探·千年围屋

关西围

龙南一日,客家千年。龙南是一座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的客家古邑,现存376座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以龙南为主的赣南客家围屋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龙南的围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好,均为客家围屋之最。


关西围始建于清朝,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面积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入选“世界最大的客家围屋”吉尼斯纪录。

梵朴团队共同探寻这座散落在民间的皇宫,考察围内整体结构及建筑对称布局。

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图源于网络,侵删)

水景

迷宫

围屋独具特色的迁徙文化: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与新居地及其他的民族进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磨练了其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客家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客家人的迁徙之路

围屋通常中轴线鲜明,两侧屋室对称分置,主次分明,布局规整,错落有致。进门沿中轴线进入中心区域,即祠堂,依次为下厅堂、上堂、中堂,左右两边及中间“天井”。

不同围屋形式

走进围屋,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围屋内部分为多进式院落,每个院落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既保证了居住的私密性,又便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屋内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围屋内部空间


#03

黄道生骑楼老街
体验百年老街氛围


黄道生骑楼老街,始建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 100多年历史,该街长约200米,曾有“黄道生”“桂茂隆”“泰山号”等 20 多家老商号坐落于此,经营酱油、茶叶、布匹、副食等生意,承载了老一辈龙南人的记忆,是龙南早期浓厚商业氛围的缩影。

百年骑楼街

登上百年古城墙,感受落日余晖中的民居




#04

太平桥

青砖古瓦,嘉庆遗风

太平桥

太平桥横卧太平河,品字造型,艺术与实用并存,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古今的使者。此桥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全长50米,造型奇特,上有四通凉亭,以方便行人览胜和憩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当太平桥遇上日落,滚滚而逝的江水,巍巍两岸的青山,空中沉沉的低云以及斑驳沧桑的古石桥,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太平桥上的日落



#05

南武当山

丹霞地貌,奇峰秀石

丹霞地貌,奇峰秀石


南武当山,以丹霞峰丛、峰林地貌景观为特色,99座丹霞奇峰平地突兀,孤峰挺拔林立,形如利剑,直指天穹。以紧凑、行列式分布,以及山顶植物“圆帽式”覆盖的特征,补充了丹霞地貌类型,体现出挺拔雄伟、精致俊秀的特点。梵朴团队展开徒步活动,领略这绝佳的户外打卡点,并沿途体验云玻璃栈道、花涧玻璃天桥、摘星玻璃眺台、飞龙玻璃滑道、悬崖大秋千、步步惊心等游玩项目。

步步惊心

玻璃栈道

吞天洞

摘星玻璃眺台

财神庙


一线天

山林间葱郁的植被,美轮美奂的山岳风光,令无数游客陶醉,梵朴团队不枉此行。

夕阳下的南武当山

南武当山徒步团建


#06

阳明心谷
王阳明龙南修行之地

阳明心谷,以玉石仙岩为主景,阳明心学为内核,聚焦王阳明在龙南的“三立”事迹,打造“仙岩圣心 · 一线八景”的文化景观。

玉石仙岩及阳明阁

岩顶的阳明阁楼高 23.288 米,以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为文化核心,通过三层楼阁演绎阳明先生人生三个阶段,借助书、画、浮雕等建筑形制向世人推介找寻内心声音、悟得心学思想、为民立功的事迹。

玉虚洞

玉虚洞,相传为王阳明先生在龙南的修行之地。洞内的摩崖石刻是阳明心谷景区最具文化价值的瑰宝。自北宋至民国八九百年来,刻有古人诗、文、题、额一共45方。这些遗存真迹都成为研究王阳明的无价之宝。

阳明文化中心

阳明文化中心是阳明心谷景区文化展示的核心,主要陈展王阳明及其在龙南的历史文化。展厅分为“阳明心学系统阐述”、“王阳明与龙南”、“历史遗韵”、“新时代与王阳明思想”、“玉石仙岩地质馆”五个部分。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梵朴团队在游览历史真迹的同时,不忘学习了解阳明心学智慧,感悟王阳明志存高远、潜心学问、重视实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07

篝火晚会

冬日中的温暖

篝火&烧烤晚会


夜幕降临,露天烧烤篝火晚会正式拉开序幕。原生态的食材与热情的篝火交织,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设计师们不只会在图纸和电脑前埋头苦干,他们同样热爱生活,深谙美食之道,能摇身一变成为厨艺大师。在烹饪中感受食材的魅力,品味生活的烟火气,这才是建筑师们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

忙碌的身影

大家围在篝火旁,感受冬日温暖,品尝着美味烧烤,欢声笑语在烤架旁回荡,烧烤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彰显着设计师们的团结。在繁星点点的夜晚,大家抛开烦恼、放松身心,相互诉说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江西龙南之旅不仅放松了梵朴设计师们的身心,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以后建筑设计增添了无穷的灵感。相片定格成永恒,捕捉每位FANPUers的每一寸时光,每一刻面容。


当前,建筑行业正遭遇寒冬,许多建筑师们因此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憧憬。然而,在行情下行的时候,更是我们蓄力、学习积累的好时候。梵朴此行,让设计师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触摸,走入建筑,走出想象,在人文行走中感受建筑的魅力。


最后,值此2025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在建筑设计的这条漫长道路上,希望能继续与你们相互陪伴、携手同行。